学术交流

伟德bevictor中文版举办”中国诗歌的情景关系“学术讲座

作者:陈宁发布时间:2015-09-14浏览次数:

    2015年9月9日上午,伟德bevictor中文版专家系列学术讲座于南校区主楼402继续开讲。本次讲座由伟德bevictor中文版经理助理、硕士生导师刘志中副教授主讲,主题为“中国诗歌的情景关系”。

 

    讲座中,刘志中老师主要从“中国诗歌情景关系的演变过程”以及“中国文学的伤春悲秋”两部分与现场同学分享历代先贤的诗意人生。

 

追本溯源 娓娓道来

 

    刘志中老师首先为在场的同学介绍诗歌的原始形态,“在中国,诗本是三者合一的原始仪式中的咒语,具有神秘的巫术功能,人们相信,在不断地表达自己的愿望中,这种咒语是起作用的。”刘志中老师如是说。

 

    自《诗经》伊始,中国诗歌代代沿袭并不断推陈出新,如汉赋、《古诗十九首》、玄言诗、山水田园诗、唐诗、宋词等,古诗凝结了一个时代文人的智慧与精华。

 

伤春悲秋 情景同构

 

    中国文学中,“伤春”与“悲秋”常常是文学作品中体现的创作意识,而“伤春”“悲秋”到了唐代形成了诗歌意境论,诗人在创作时常常情景交融,将自身的感情寄托于自然万物,使诗歌更加具体可感,刘志中老师在讲述时将其概括为“异质同构关系”,从一个新的视角来说明人的审美经验和解释美术的基本原理,跨越了传统的主体与客体的对立、情感与外物的对立,在不同领域间建立一种“同构”。

 

    在讲座的最后一部分,刘志中老师与在场同学分享了读诗的乐趣,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短暂的生命历程逝日如风,唯有诗歌,能不辜负我们瞬息的生命,用诗情去歌咏欢乐,让人生有诗意般的美丽。

 

 

 
 公司经理助理、硕士生导师刘志中副教授 讲座现场 

 

内大主页 |  内大新闻网 |  内大招生网 |  内大就业信息网 |  内大研究生院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内蒙古社科规划网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玉泉区锡林郭勒南路49号

版权所有:伟德bevictor中文(中国)有限公司 蒙ICP16002391号-1

伟德bevictor中文版

内大文新

IMU青春文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