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全国新闻学研究会会长郑保卫教授来公司为员工做专题讲座

作者:伟德bevictor中文版发布时间:2013-05-24浏览次数:

    2013年5月23日 下午,伟德bevictor中文版邀请全国新闻学研究会会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学部委员兼新闻传播学组召集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保卫教授,在伟德bevictor中文版南校区阶 2A ,为新闻系员工做了一场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梦和新闻媒体职业责任”为主题的精彩讲座。       

    伟德bevictor中文版新闻系主任高炜教授主持讲座。新闻系刘寒娥教授、张丽萍教授、郭志菊副教授、马强副教授、青年教师刘艳婧和邢渊渊以及百余名研究生、本科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作为一位著名的新闻与传播学者, 郑保卫 教授在新闻学与传播学基础理论、新闻伦理、新闻法制、新闻教育、传媒改革、民族新闻传播、气候传播等研究领域广有建树,出版相关专著数十本,在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百余篇,并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基金及省部级重大课题,主办“中国新闻学学术年会”、“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坛”“、“中国气候传播国际论坛”等,是我国最早开展气候变化与气候传播研究的新闻与传播学者。

 

       郑保卫 教授以自己与内蒙古的情缘开篇,在讲座的一开始就拉近了自己与同学们的距离。围绕着本次讲座的主题, 教授首先阐释了“中国梦”的内涵。他从历史角度出发,对比了过去饱经苦难与现在繁荣复兴的中国,剖析了苏联和中国的发展道路,用自己严密的逻辑论证了立足于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针对新闻媒体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功能与作用, 教授强调了媒体必须明晰自己的职业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坚决抵制虚假报道、有偿新闻、低俗之风等不良行为,坚守自身作为“瞭望者”的社会角色。 教授郑重道:“新闻工作者岗位非常光荣,责任非常重大,有人说‘一言以兴邦,一言以丧邦’。新闻人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和职业责任感,从员工时期就树立这样的意识,严格要求自己,以后走上岗位才会做得更好。”

 

    在提问环节,有同学问 郑保卫 教授如何看待西方的新闻自由与中国的新闻自由。 教授回答说:“自由是个政治性、历史性范畴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自由有着不同的内涵。在中世纪,新闻自由反映的是资产阶级对封建阶级的反抗。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自由也不是绝对化的,而是以维护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为首要义务,正如列宁所言,‘新闻自由说到底是资本的自由’。而中国的国家制度则彻底解决了私人资本控制媒体、控制自由的问题。尽管,今天我们的自由还不完善,但是我们已然看到了进步,随着中国法治进程的深入,我们相信有更美好的明天。总之,不要盲目地崇拜别人的自由,也不要轻易否定我们的自由。”

 

    讲座结束后, 郑保卫 教授在新闻系主 任高炜 教授的陪同下参观了报纸编辑实验室、数字出版实验室、数码影像编辑实验室和新闻演播大厅,并与同学们亲切交流。

 

郑保卫教授做讲座 讲座现场

现场同学提问  郑保卫教授参观新闻演播大厅

内大主页 |  内大新闻网 |  内大招生网 |  内大就业信息网 |  内大研究生院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内蒙古社科规划网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玉泉区锡林郭勒南路49号

版权所有:伟德bevictor中文(中国)有限公司 蒙ICP16002391号-1

伟德bevictor中文版

内大文新

IMU青春文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