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9日下午2:30,新华社内蒙古分社高级记者,伟德bevictor中文版新闻与传播硕士研究生导师汤计走进伟德bevictor中文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大讲堂,为上百名学子带来题为“在自媒体时代以正确的声音引导舆论”的讲座。与现场的同学们分享了自己30年记者职业生涯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忠于履行新闻工作者职责使命的实践与体会。

汤计是牛玉儒、呼格吉勒图案的最早报道者。从2005年到2014年,汤计秉持职业良知、坚守社会正义,坚持不懈追踪采访呼格吉勒图案,最终使冤案得以昭雪。呼格吉勒图案被称为中国法治建设曲折推进的典型样本。2015年,汤计被授予“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 “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作为一名有着三十多年从业经验的政法记者,汤计始终关注内蒙古的政法工作,通过深入调查和真实报道,以公开报道和内参相结合的方式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推动政法事业的发展。汤计详细介绍了自己九年追踪呼格吉勒图案的过程,讲述了为了推动呼格案的发展所做出的种种努力,完成了“不做一篇烂尾新闻”的新闻人的担当。汤计告诉现场的同学们:“要做一名好记者一定是一个好人,要具备善心、初心、素心。新闻记者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名好记者看问题不能仅停留在表面,也要站在被批判者的角度看问题,经过深入调查、仔细分析、公开真相,推动社会进步。”揭示了在自媒体时代,做一名好记者,充分发挥媒体对舆论的引导作用的内涵和要求。

2016年,汤计成立了“汤计典频”工作室,凭借对新闻的敏感和对正义的坚守继续发挥新闻人的作用,推动国家法制进程。汤计指出在新时代的舆论监督要防止用力过猛。在鸿茅药酒事件中,汤计在深入调查后还原事实真相,澄清了网络上盛传的“鸿茅药酒是毒酒”的言论,维护社会稳定。汤计还提出新闻要有灵魂,要有正确的导向。在自媒体时代,新闻人要站在维护党、维护国家稳定、维护人民利益的大局上选择新闻、采写新闻、发表新闻,用新闻人的职业操守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以正确的声音引导舆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在整场讲座中,汤计语言风趣幽默,展示了一名老记者的人格魅力和职业能力,现场同学们积极互动,现场气氛活跃,掌声阵阵。

2017年9月27日,汤计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汤计人道传播基金”在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设立。这个基金专门针对新闻人而设立,致力于表彰救助因公致残或陷入困境的媒体人。这也是目前中国唯一用于新闻从业人员的慈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