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公司成功举办第三届“口头传统研究青年学者研修班”

作者:图文:奥日莎 李悦 杜慧敏 编辑:刘丰源 审核:烁宁发布时间:2021-11-21浏览次数:


2021年11月20日,由伟德bevictor中文版“口头传统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口头传统研究中心”协办的第三届口头传统研究青年学者研修班在伟德bevictor中文版正式开班。本次研修班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为期一天的学术交流活动。

受邀出席本次研修班的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朝戈金研究员、山东大学刁统菊教授、湘潭大学漆凌云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朱浒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高荷红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吴刚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朱刚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姚慧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王尧副研究员、重庆工商大学孟令法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冯王玺博士等。伟德bevictor中文版魏永贵教授、公司社科处副处长崔荣教授、口头传统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冯文开教授,公司金荣副教授、黄肖嘉副教授、孙恒存老师、云韬老师、白文硕老师、王硕老师以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西北民族大学、伟德bevictor中文版的师生约60余人以线下或线上的方式参加了本次研修班。



伟德bevictor中文版魏永贵教授宣布口头传统研究青年学者研修班开幕并对与会学者的到来表示欢迎与感谢。他强调此次会议呼应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命题,将继续扩大伟德bevictor中文版在口头传统和史诗研究领域的影响力,并期望这次研修班能够为中国口头传统研究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做出一份贡献。

随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朝戈金研究员致辞,他强调一个学科发展的生命力和阐释力非常重要,要不断寻求与其他学科间的对话并扩大口头诗学的影响力,加快推进口头文学融入整个文学领域的步伐。


朝戈金研究员


魏永贵经理


冯文开教授


上午的研修班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高荷红研究员和伟德bevictor中文版社科处副处长崔荣教授主持。第一场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王尧副研究员作了主题为《民间叙事的层级与名—动词性二维系统》的发言。她提出了作为民间叙事分析平台的三个层级及各个层级中的名—动词性二维系统的概念,并通过梳理其间的关系认为应从动词性、名词性、动词性与名词性双重标准这三种路径重审民间叙事。与谈人朱刚老师、冯文开老师以及评议人漆凌云老师一致肯定了其论文的创新性,认为作者为后续的口头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及理论。

第二场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研究生白存良作了题为《胡仁乌力格尔〈水浒传〉与汉文原著的比较——以时间民俗为考察中心》的发言。她以时间民俗为切入点,通过比较胡仁乌力格尔《水浒传》与其汉文原著,总结蒙汉两个民族对时间表述的异同,探讨了胡仁乌力格尔《水浒传》创编过程反映的蒙古族的审美旨趣。与谈人金荣老师和评议人吴刚老师表示此论文选题新颖,切入视角巧妙,并提出了一些修改建议。

第三场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研究生、黑龙江社会科学院王威副研究员作了题为《新媒体语境下口头传统主体与受众关系的转变——以短视频和直播为例》的发言。她提出在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语境下,歌手与受众——这对演述活动主体间的关系变得比传统社区更加模糊与多元。与谈人孟令法老师和孙恒存老师以及评议人高荷红老师都认为其论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与新时代发展紧密相连。

下午的研修班由伟德bevictor中文版冯文开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姚慧副研究员主持。第一场由伟德bevictor中文版博士研究生杨剑作了题为《百年来荷马史诗汉语译介与出版述论》的发言。她将荷马史诗在中国的译介出版活动分为了三个时期,并指出不同时期荷马史诗的译介出版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这与其各自历史时期的意识形态、文学观念以及翻译出版环境有密切联系。与谈人云韬老师从《荷马史诗》翻译史与20世纪外国文学在华翻译活动关系的有力揭示角度对该论文的价值给予了肯定,黄肖嘉老师则从比较研究的视角切入,对其文章进行了综合评价。评议人刁统菊老师认为该文条理清晰,并从如何进一步优化文章的角度提出建议。

第二场由伟德bevictor中文版博士研究生杨艳如作了题为《清代车王府鼓词的口头程式特征》的发言。文章以首都图书馆馆藏的《清车王府藏曲本》为据,论述了车王府鼓词的口述记录现象、车王府鼓词与演述现场的关联性以及车王府鼓词的程式化叙事法则。与谈人王尧老师、冯王玺老师及评议人朱刚老师对其选题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该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第三场由伟德bevictor中文版博士研究生奥日莎带来了题为《交融共创——论清代指头画派的民族学意义》的发言。她以清代指头画派为切入点,探讨其中独特的民族性特征,并指出指头画派是汉族与少数民族在艺术领域交融共创的结果,具有重要的民族学意义。与谈人巩晓悦老师和王硕老师对其论文进行了独到的评价,并提出行文过程中的一些建议。评议人朱浒老师则从美术史的角度肯定了其选题的研究价值与创新性,并从美术研究的角度给予了相关建议。



会议最后,朝戈金研究员、冯文开教授与高荷红研究员分别做了闭幕致辞,再次对参加本次研修班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感谢,对本次研修班进行了总结,并对口头传统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作出了展望。

本届研修班首次采用青年学者作主题发言、相关专家进行评议、与会人员共同讨论交流的方式,会上反响热烈,各位专家、学者就相关话题从多个角度进行了充分的讨论。本次研修班为青年教师、博士生们提供了一个高起点、大范围、多领域的学术交流平台,对口头传统创新研究学术氛围的营造、对博士生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实现了研修班帮助青年教师、博士生们开阔视野、启迪智慧、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和学术交流能力的举办目标。

 

 

内大主页 |  内大新闻网 |  内大招生网 |  内大就业信息网 |  内大研究生院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内蒙古社科规划网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玉泉区锡林郭勒南路49号

版权所有:伟德bevictor中文(中国)有限公司 蒙ICP16002391号-1

伟德bevictor中文版

内大文新

IMU青春文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