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工作

公司成功举办社会实践报告会第三场 ——“志愿者的青春故事”民族运动会志愿者报告会专场

作者:伊德日格发布时间:2015-07-28浏览次数:

  “青春飞扬行志愿,满载成就话成长”,2015年7月26日,公司八十六名员工志愿者赶赴鄂尔多斯,助力民族运动会。公司员工在运动会期间服务于新闻宣传部,承担着新闻服务、媒体运行等工作。他们用纸笔表现青春热情,用镜头记录难忘瞬间,在新闻宣传服务岗位上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是当之无愧的专业志愿者。他们用青春热情和专业能力为运动会的新闻宣传工作注入强劲动力,展示了公司员工的青春风采和蓬勃风貌,受到了与会领导和各界媒体的普遍认可和称赞。他们用真诚友爱,无私奉献的精神展现出了内大学子的风采,让微笑和担当成为了内大志愿者的形象名片。

 

  学院为了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全面展示参与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志愿服务优秀志愿者的风采,并从他们的实践经历中汲取成果和经验,引导和促进广老员工树立“实践出真知”的理念,提升同学们的实践活动能力和水平,使其更深入地体会社会实践对老员工成长的促进作用,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树立目标,公司于2015年10月28日在主楼DF0201举办了社会实践报告会第三场“志愿者的青春故事”民族运动会志愿者报告会专场,报告会上由四位具有代表性的优秀志愿者与同学们分享志愿者的实践故事和志愿服务过程中的收获。

 

  首先与大家分享的是2014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杨宇,他是新闻宣传部志愿者管理委员会的一员。报告会上,他着重讲述了令他印象最深的组织举办的“金彩展示·助力盛会”活体雕塑宣传活动。从前期策划到道具采购、从动作设计到道具制作,付出和汗水最终换来了鼓励和掌声,然而更大的收获却是在工作过程中同伴的鼓励和支持。本次志愿活动令他理解最深的一句话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懂得奉献才有收获。

 

  2012级新闻学专业的何欣向我们分享了在专业方面的收获。作为一名主场馆新闻服务的志愿者,她的工作不仅需要整理大量的新闻稿件,更要自己去采集新闻。通过讲述采访运动会导演的经历,她告诉同学们:无论事情看起来多么困难,只要肯去尝试就总会有收获;要拒绝偷懒,拒绝侥幸心理。她回忆了一个“被骂的故事”,告诉大家对待工作要放宽视角,考虑周全,细致入微;对待自身不足要勇于承认,并及时克服。

 

  同为2012级新闻学专业的李洁净也是一名主场馆新闻服务志愿者,她在台上说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学习。不骄方能师人之长,而自成其学。在她眼中每个人都是可以学习的对象,比如高资历的编辑部老师、年龄与我们相仿的场馆经理、一起工作的小伙伴等等。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要坦然承认自己的不足并且善于发现别人的闪光点,这不仅是一种谦虚的态度,更是一种豁达的心态。最后她告诉大家要以“不愿怠惰地生活”的态度去对待每一天,对待每件事,对待每个人,要积极乐观地迎接未来。

 

  最后一位上台的是2013级新闻学专业的王藤,同为主场馆新闻服务志愿者的他需要去各个场地采集稿件,然而这种整日地奔波丝毫不能影响他对工作的热情,在他看来,每件事都会有新的收获。在这次活动中,他结识了不少优秀的朋友,比如来自西藏的马术教练、来自湖南的木球运动员等等。当提到保持工作热情的窍诀时,他告诉大家一定要善于发掘生活中的乐趣,才能令自己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四位志愿者用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勾勒出那段志愿者的时光,总结并分享了在实践中的成败得失。每个人的故事固然不同,但相同的是志愿者的奉献精神及文新人积极向上的心态。

 

  优秀内老员工,青春文新学子,在民族运动会的舞台上挥洒汗水,耕耘欢乐,发挥专业优势,提供周到服务,贡献青春力量。体验、奉献、成长,这次经历使志愿者们感受到了充足与快乐。秉承服务理念,弘扬体育精神,传播先进文化,展现青春风采,书写真诚友爱,践行无私奉献,他们将民族的声音传向了更加广阔的天地。在服务与奉献的过程中,同学们的新闻素养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充分地锻炼与提升。

 

2012级新闻学专业何欣

2012级新闻学专业李洁净

 2013级新闻学专业王藤

报告会现场

内大主页 |  内大新闻网 |  内大招生网 |  内大就业信息网 |  内大研究生院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内蒙古社科规划网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玉泉区锡林郭勒南路49号

版权所有:伟德bevictor中文(中国)有限公司 蒙ICP16002391号-1

伟德bevictor中文版

内大文新

IMU青春文新